不少的孩子挑食、厌食,其中多为脾胃失和。小儿脏腑娇嫩,形态发育未全,故运化 功能也未健全,易为饮食所伤而出现积滞、呕吐、泄泻、厌食等症,因此中医有小儿脾常不足之说。小儿生长发育快,较成人更迫切地需要水谷精微。因此,注意调理脾胃,使其正常运转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应用推拿保健法健脾和胃,可增强食欲,调理气血,增强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推拿健脾和胃的保健方法很多,可以独取一法,也可以数法结合,配合应用,应视儿童体质强弱,灵活选用。
处方:补脾经500次,揉足 三里300次,摩腹300次,捏脊3~5遍。
补脾经.png
补脾经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 使患儿微屈拇指,自指尖推向指根,具有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积、化痰涎的功效。


足三里.png
足三里在外侧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用拇指端揉足三里,具有健脾和胃、强壮身体的功效。
摩腹.png
摩腹时患儿仰卧,医者以右手掌心顺时针方向摩整个腹部,具有消食化滞、 降逆止呕、健脾止泻、通便的功效。
捏脊.png
捏脊定位在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用 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具有调阴阳、理 气血、和脏腑、通经络的功效。
小儿推拿虽然是一种安全简 便有效的疗法,但在操作过程中 一不注意,就可能给孩子带来不 应承受的痛苦或者造成操作时的困难。
1.操作前,施术者应洗手消毒,提前剪去指甲,以免操作过程中伤及孩子皮 肤,引起感染。
2.小儿推拿原则讲究“轻快柔和,平 稳着实”,操作时不可过用蛮力,要动作 轻柔。
3.天气炎热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寒冷时室内需温度宜人,以防孩子感受  邪气而生病。
4.施术者要注意手的温度,不能过凉, 以免孩子骤然触凉而惊惧。
5.操作时应尝试和孩子沟通,使孩子 对施术者产生信任,不会因接触新事物 而恐惧。
6.有麻疹、水痘、胎毒及一切皮肤疮 疡疾患均不能行推拿治疗。
附:小儿脾胃不足的相关中医知识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人出生后,生命过程的维持及其所需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产生,均依赖于脾胃运化所化生的水谷 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上升,且喜燥恶湿,若脾气虚弱或为湿邪所困着,升动失常,则水谷精微输布失常,气血的化生和输布出现障碍,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养,继而出现各种代谢失常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即是如此,若脾气虚弱而不能升清,浊气亦不得下降,则上不得精微之滋养而见头目眩晕、 精神疲惫,中有浊气停滞而见腹胀满闷,下有精微下流而见便溏、泄泻。

《小儿药证直诀》记载,“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是说小儿脾胃结构和功能均未完善。明代万全提出“小儿脾常不足”的观点,原因一方面是小儿饮食所致,另一方面是脾胃尚未发育完善。“脾常不足者,脾司土气,儿之初生,所饮食者乳耳,水谷未入,脾未用事,其气尚弱,故曰不足,不足者,乃谷气之自然不足也。”此外,病理上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总之,小儿脏腑娇嫩,形态发育未全,故运化功能也未健全,易为饮食所伤而出现积滞、呕吐、泄泻、厌食等症,因此中医有小儿脾常不足之说。

小儿生长发育快,较成人更迫切地需要水谷精微。因此,注意调理脾胃,使其正常运转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理瀹骈文》中提到:“后天之本在脾,调中者摩腹……内伤调补之法,淡食并摩腹。”古人主张扶正气以御邪,首应调理脾胃,才能使小儿运化健旺、元气充足、抗病力强、不易为外邪所犯。应用推拿保健法健脾和胃,可增强食欲,调理气血,增强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本篇摘自《小儿推拿》2021年2月第2期  原标题: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常用健脾和胃保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