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在中医辨证中常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上扰、瘀血阻络、气血亏虚等证型,针灸、推拿、火罐、刮痧疗法需结合证型辨证施术。以下从疗法原理、具体操作、证型加减及注意事项展开说明:

一、针灸疗法—— 调气通络,息风止痛

1. 辨证取穴原则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率谷、太冲

百会:清利头目,调节全身气血;

风池:疏利少阳经气,祛风止痛;

太阳、率谷:局部取穴,缓解侧头部疼痛;

太冲:疏肝解郁,平抑肝阳。

2. 证型加减与操作

证型

伴随症状

加减穴位

操作手法

肝阳上亢

头痛胀闷、面红目赤、急躁

太溪、行间

太冲、行间用泻法,太溪补法,留针 20 分钟,可配合捻转手法加强清泻肝火效果。

痰浊上扰

头痛昏沉、胸闷呕恶、舌苔厚

中脘、丰隆、阴陵泉

中脘、丰隆用泻法,针后加灸,以健脾化痰;阴陵泉平补平泻,祛湿通络。

瘀血阻络

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舌质暗

阿是穴、血海、膈俞

阿是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海、膈俞平补平泻,活血化瘀;留针时可加电针(疏密波)。

气血亏虚

头痛隐隐、神疲乏力、面色苍白

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诸穴用补法,加艾灸(温和灸),足三里、三阴交可配合推拿按揉,增强气血生化。

3. 特殊针法与技巧

透刺法:太阳透率谷,增强局部通络止痛效果;

刺络放血:头痛急性发作时,在耳尖、太阳穴周围青筋处点刺放血 5-10 滴,迅速缓解疼痛;

电针疗法:风池与太阳、百会与太冲连接电针仪,选用低频脉冲(2-10Hz),每次 15 分钟。

二、推拿疗法—— 疏经通络,解痉止痛

1. 基础手法与操作步骤

头部操作

开天门:两拇指从印堂交替推至前发际,重复 10 次;

推坎宫:两拇指从眉心推至眉梢,缓解前额疼痛;

揉太阳:中指按揉太阳穴,顺时针、逆时针各 20 次;

拿五经:五指分开,从头顶正中(督脉)向两侧沿膀胱经、胆经拿提头皮,重复 5-8 次,疏通头部经络。

颈项部操作

拇指按揉风池、风府,力度以酸胀为度,持续 1 分钟;

拿捏颈后大筋(斜方肌),从风池至大椎,缓解肌肉紧张。

四肢取穴操作

按揉太冲、合谷,每穴 1 分钟,以疏肝泻火;

揉按足三里、三阴交(气血亏虚型),补法为主,增强气血濡养。

2. 证型针对性手法

肝阳上亢型:加揉擦涌泉穴(滋阴潜阳),用小鱼际擦足底至发热;

痰浊型:摩腹(中脘、关元)分钟,顺时针揉腹促进脾胃运化;

瘀血型:重点按揉膈俞、血海,配合捏脊疗法(从下往上捏提脊柱两侧肌肉),活血化瘀。

三、火罐疗法—— 温通气血,逐瘀止痛

1. 适用证型与操作

主选部位

后项部(风池、大椎周围)、肩胛部(膀胱经循行区)、太阳穴(急性发作时)。

操作方法

闪罐法(肝阳上亢型):在太阳穴、风池快速拔放火罐 5-8 次,以皮肤潮红为度,泄热止痛;

留罐法(痰浊、瘀血型):在大椎、膈俞、脾俞留罐 10-15 分钟,痰浊重者可见罐内水汽,瘀血重者可见皮肤瘀斑,起罐后轻揉局部促进气血流通;

刺络拔罐(瘀血型):先在阿是穴用梅花针叩刺至轻微出血,再拔罐 5-8 分钟,放出少量瘀血(出血量约 5-10ml)。

2. 禁忌人群

皮肤过敏、溃疡、出血倾向者禁用;

肝阳上亢型伴高血压者,避免在头面部留罐,以防气血上冲。

四、刮痧疗法—— 清热逐瘀,疏通腠理

1. 刮痧部位与经络

头部:侧头部(足少阳胆经:从率谷到风池)、头顶(督脉:百会至后项),用牛角梳或刮痧板沿经络走向轻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痧点。

颈项部大椎至陶道(督脉)、两侧膀胱经(天柱至风门),从上往下刮拭,重点刮风池、肩井,缓解颈项僵硬。

四肢肝经(太冲至行间)、三焦经(外关至支沟),清热疏肝;气血虚者加刮脾经(足三里至阴陵泉)。

2. 介质与力度

介质:选用橄榄油、刮痧油或凡士林,避免干刮损伤皮肤;

力度:肝阳上亢、痰浊瘀血型可稍重(出痧为度),气血亏虚型轻刮,以皮肤微红为宜,不追求出痧。

五、综合疗法配合与注意事项

1. 疗法组合建议

急性发作期:针灸(泻法)刺络放血 刮痧,快速止痛;

缓解期:推拿 + 火罐 艾灸(虚证),调理体质预防复发。

2. 操作禁忌与安全提示

空腹、过度疲劳时不宜针灸推拿;

火罐留罐时间不宜超过 15 分钟,避免烫伤或皮肤破损;

刮痧后 2 小时内避免受凉,可饮用温水补充津液;

孕妇禁用腹部、腰骶部操作,头面部刮痧需轻柔;

若操作后头痛加重或出现头晕、恶心,需立即停止并就医。

六、典型证型实操示例(以肝阳上亢型偏头痛为例)

针灸:风池(泻法)、太阳(透刺)、太冲(泻法)、行间(泻法),留针时加电针(负极接风池,正极接太冲);

推拿:揉擦涌泉穴至发热,拿揉颈后大筋(风池至大椎),重点按揉太冲;

火罐:太阳穴闪罐 5 次,大椎留罐 10 分钟;

刮痧:侧头部胆经(率谷至风池)轻刮出痧,配合肝经(太冲至行间)刮痧泄热。

通过针灸推拿疏通经络、火罐刮痧调和气血,可针对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实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辨证施术,以达到最佳疗效。

欢迎报名参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培训

------------------------

报名咨询:阿呆老师,13720180269

~阿呆老师.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