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研习录(02)以汉字“感觉”为媒,重构家庭关系的五行疗愈之道
导言:由学而悟的疗愈契机
师承马恩祥先生修习汉字中医心学前夜,竟在临床中自发触及汉字“感觉”疗法的通路。今将个案过程与顿悟所得汇集成文,既是分享自己的习业札记,亦为汉字心学在家庭治疗领域的实践注脚。
一、个案背景:失衡的家庭生态系统
来访者为中年夫妻,因青春期女儿持续休学、昼夜颠倒求助。
(一)家庭评估,发现核心症结
1.丈夫轴心偏移损妻儿:丈夫以“学术成就”为纲,对孩子施行高压教育,妻子情感需求长期被漠视。
2.妻子转嫁替代儿又伤:妻子以替代防御方式,将婚姻中的委屈转化为对孩子的控制,形成“焦虑-反抗”恶性循环。
3.家庭失和如气滞淤塞:中医视角下的“肝郁克土”(父怒伤肝,母忧伤脾,子恐伤肾)。
(二)伴侣治疗,“三阶五行”介入
1.前期(1-4次):父母分别接受个体咨询(疏肝/健脾)
2.中期(第5次):夫妻联合咨询(调和阴阳)
3.后期(6-10次):家庭系统重构(培土生金)
二、汉字心解:拆“感”析“觉”的疗愈密码
(一)析“感”字:水火既济的沟通艺术
向来访者夫妻解析“感”字: “感”者,咸入心。咸味归肾属水,心火本苦,此乃《周易》水火既济卦象。
临床转化:当夫妻争执时(火亢),引导双方
1. “沉火入水”:如苦瓜以淡盐水浸泡去涩,先以肾水之柔克制心火之烈。
2. “咸苦相济”:通过“情绪温度计”技术量化情绪强度,达成认知协调。
(二)觉:明心见性的破障之道
让来访者夫妻领悟“觉”字:“觉”者,小冖见。小爪破土,冖为隔阂之山,见乃明心见性。
调理技术:
1. “考古挖掘法”:借家庭相册回溯及事件回溯,夫妻共同寻找被掩埋的温暖记忆
2. “金针拨翳术”:用“当…时,我多么希望…”句式刺破防御(如妻子坦言:“当你忽视我的感受时,我像被刀扎进心窝”)
(三)感→觉转化:五行相生的疗愈链
A[感-水火既济] --> B[情绪稳定态] --> C[觉-破障见真] --> D[心即理] --> E[知行合一]
三、临床见证:从戈矛相对到琴瑟和鸣
(一)治疗转折:由外感入心觉实验
1.丈夫角色:蒙眼静坐,反复聆听妻子三年前录制的泣诉:“孩子高烧时,你还在训斥他解题太慢...”
2.妻子体验:手持丈夫的公文包站立90分钟,感受其职场重压下的肩颈酸痛
(二)疗效显现:由心觉再回到明见
1.丈夫顿悟:“原以为鞭策是爱,竟是插向家人的戈”
2.妻子释怀:“你背负重担前行时,我还在埋怨你走得太急”
(三)结案场景
二人以太极推手势相拥,丈夫在妻子掌心写“咸”,妻子回写“见”,家庭气场重归清阳上升、浊阴下降的泰和之象。
四、师者点评:马恩祥点评“感觉”的汉字中医心法
1. “感是心尝百味”(咸味入心方为感)
“咸味入心方有觉,此乃真水火既济。譬如针灸得气,必先感其酸麻胀痛,而后觉经气流转。”
2. “觉为再见本心”(治疗升华)
将个案中“戈”的解读升维(感字可拆成“咸、戊、厂、戈、一、口、心”七字): 病理态:厂(家)中口(言语)化戈(利刃)刺心。
疗愈态:戈→戊(天干中宫),口→田(心田),化干戈为玉帛。
3. “以字为镜”的督导智慧(针灸治疗融入汉字文化,实现身心同调)
“何君解字如施针,得气守神,见脏腑而调阴阳。此例编入《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疗法医案集》”。
结语:在“感”与“觉”的弦上舞蹈
汉字中医心学赋予我们“文字的银针”与“语义的艾灸”:
“感”是涌泉穴的初动(接地通幽)
“觉”是百会穴的开阖(承天启明)
当治疗师以心为俞,以字为药,方能在家庭系统的任督二脉间,奏响水火既济的生命和弦。
(作者注)文中所涉案例已作艺术化处理,关键识别信息均已隐去,治疗技术细节可供同道临床验证。
作者简介:何小华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中医院 科教科主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何小华传承工作室副主任中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民主同盟抚州市临川总支 副主委,拜师于江西省名中医付勇博士,江西省康复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西省健康服务行业协会理事,抚州市针灸学会理事,抚州市医学会康复分会常委,抚州市中医针灸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特色治疗:面瘫、中风偏瘫后遗症、颈椎病、肩周炎、偏头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疼痛、踝关节疼痛等有显著疗效;且运用中医心理进行情绪减压、调理睡眠、胃肠疾病、情志病、慢性病、亚健康等;已开展中医健康科普讲座、心理健康科普讲座近百场。
有诗为证:
析“感”怀“觉”
何大夫“感觉”二字解析有感
2025年6月15日凌晨
“感”是心尝百味辛,“觉”是心眼见光明。
两字五行均属木,夫妻相得双成林。
先感后觉觉再感,亲子如己爱家庭。
千帆阅尽重开眼,悟彻灵台不染尘。
欢迎报名参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培训
------------------------
报名咨询:阿呆老师,1372018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