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适宜技术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中医心理师岗位能力认证培训教材出版札记 10 天前 阅读(31) 评论(0) 笔者在做心理治疗师助考培训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能考上心理治疗理师的医务人员,仅仅凭自学或数月的备考复习也能考上国家心理治疗专业技术资格。然而一些持证学员他们不缺来访者,却因为没有实际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实际案例经验而止步于心理治疗的实际操作。
中医心理师服务的三大场景与群体分析:广阔前景等你来开拓 10 天前 阅读(22) 评论(0) 作为一个新兴的心理专业,中医心理师吸引了众多中医心理学爱好者的目光。大家对其服务的场景与群体充满好奇,也对中医心理服务的市场前景满怀期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分析一下。
人工智能也有思想吗?——两大人工智能平台的意识形态逻辑比较分析 10 天前 阅读(38) 评论(0) 笔者常用的人工智能平台有两个,一个是DeepSeek,另一个是豆包。笔者分别向这两个平台输入两个问题:DeepSeek的意识形态逻辑是什么?豆包的意识形态逻辑是什么?通过人工智能协助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观点......
从传统文化视角看俄乌冲突与巴以冲突中的 “大善小恶” 与 “小善大恶” 10 天前 阅读(28) 评论(0) 从2022年的俄乌大规模冲突到2023年的巴哈大规模冲突再到最近的以伊大规模冲突,对中国社会心理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些国际事件让大家看到了强国对于弱国的“侵略”行为,但同样的侵略行为,如果用中华传统文化来分析,有没有本质的差别呢?
历史的回顾:中国第一部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心理学》的编写者们 10 天前 阅读(26) 评论(0) 1985年,在王米渠教授的倡导下,于成都召开了第一届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翌年,中国第一部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心理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医心理学的开山之作。这部《中医心理学》由王米渠、王克勤、朱文锋、张六通等四位教授主编,参与编写者共计25人,名单如下(依姓氏笔画为序)
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研习录(02)以汉字“感觉”为媒,重构家庭关系的五行疗愈之道 10 天前 阅读(32) 评论(0) 师承马恩祥先生修习汉字中医心学前夜,竟在临床中自发触及汉字“感觉”疗法的通路。今将个案过程与顿悟所得汇集成文,既是分享自己的习业札记,亦为汉字心学在家庭治疗领域的实践注脚。
陈云同志的“十五字诀” 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的指导意义及具体运用 10 天前 阅读(37) 评论(0) 6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中共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及时组织党员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还于线上组织了党员同志们的学习心得体会。以下是对党课学习中心得体会的总结。
致良知,以字为媒,不断扩充人之灵性——《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研习录》序 10 天前 阅读(33) 评论(0) 今年6月8日,心师发展联盟公众号“汉字心学”专栏发表了笔者的汉字心学疗法咨询案例——《“成”字中的事业成功密钥》,何先生加了公众号客服周老师的微信,想加入汉字中医心学的研习。有幸与我一同研习汉字心学疗法,成为同志。
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研习录(01) 10 天前 阅读(44) 评论(0) 汉字中医心学研习者何小华是一位资深中医专家,也是一位国家二组级心理师和健康管理师,他加入了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的汉字心学疗法的研习,本公众号开辟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研习专栏,分享何先生的研习心得体会。
中医心理师与心理咨询师互补发展趋势分析 10 天前 阅读(27) 评论(0) 相较于心理咨询师所依托的西方心理学体系,中医心理师以中医理论为根基,深度融合传统文化智慧,在满足本土心理服务需求、抵御西方文化渗透及构建中国特色心理学体系中展现出独特价值。本文从政策导向、文化根基、市场需求、教育体系等维度,剖析两者的互补发展趋势及中医心理师的文化战略意义。
【汉字心学】厘清古代测字术的心理学精华与文化糟粕 10 天前 阅读(20) 评论(0) 中国古代测字术作为汉字文化与民间术数的结合体,既蕴含着对人类心理机制的朴素认知,也裹挟着与现代科学相悖的文化糟粕。本文从心理学与文化双重维度,系统梳理其内在价值与历史局限,以期建立客观辩证的认知框架。
【汉字心学】“成” 字中的事业成功密钥 10 天前 阅读(27) 评论(0) 在古老华夏文明的长河中,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是蕴含着先人智慧与人生哲理的文化密码。某一天,一位从事教育培训行业的老板走进心理咨询室,写下一个“成”(chéng)字,询问接下来的事业走向。
中医心理师重磅机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藏着黄金赛道! 10 天前 阅读(30) 评论(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规范,明确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属市场服务,准入门槛友好✨!中医心理师作为 “中医 + 心理” 跨界新星,迎来爆发式发展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