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科普 下的文章

历史的回顾:中国第一部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心理学》的编写者们

历史的回顾:中国第一部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心理学》的编写者们

1985年,在王米渠教授的倡导下,于成都召开了第一届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翌年,中国第一部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心理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医心理学的开山之作。这部《中医心理学》由王米渠、王克勤、朱文锋、张六通等四位教授主编,参与编写者共计25人,名单如下(依姓氏笔画为序)
中医心理师与心理咨询师互补发展趋势分析

中医心理师与心理咨询师互补发展趋势分析

相较于心理咨询师所依托的西方心理学体系,中医心理师以中医理论为根基,深度融合传统文化智慧,在满足本土心理服务需求、抵御西方文化渗透及构建中国特色心理学体系中展现出独特价值。本文从政策导向、文化根基、市场需求、教育体系等维度,剖析两者的互补发展趋势及中医心理师的文化战略意义。
中医心理治疗培训合格证书 “含金量” 几何?规范与实践中的效力解码

中医心理治疗培训合格证书 “含金量” 几何?规范与实践中的效力解码

2023 年 9 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的《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 年版)》,将中医心理治疗归入中医治疗类,并明确规定需 “由中医心理学术机构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中医师、护士或中医心理师来完成治疗过程”。
中医主导下的多元文化心理协同应对西方心理学传播中的文化渗透

中医主导下的多元文化心理协同应对西方心理学传播中的文化渗透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培训不仅仅是基于传播本土化心理治疗技术,是对而是要培养一批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胜任力的中医心理师,以应对西方心理学理论及技术传播与运用过程中西方文化渗透及侵蚀。
走进中医意疗:探索古老智慧中的心理疗愈

走进中医意疗:探索古老智慧中的心理疗愈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中医意疗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医意疗,即中医心理治疗,它借助各种心理调节手段,化解不良情绪,改变认知,从而促使疾病好转。
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医心理师的时代定位是什么?

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医心理师的时代定位是什么?

中医心理师职业的发展,必然要从中医心理师专业岗位逐步发展为中医心理师职业,专业岗位的设置是基于人民群众的心理保健与医疗需求,而职业发展必然在此之后,是新技术发展与社会需要产生新职业,这种前后关系不可颠倒。
【“慈善助力 看护有家”征文】阳明心学是智慧心理学

【“慈善助力 看护有家”征文】阳明心学是智慧心理学

作者阿文是武汉人,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心理志愿者,目前正从事“慈善助力·看护有家”精神障碍患者及监护人帮助计划的志愿服务。该项目在湖北省慈善总会举办的“创‘益’无限,善满荆楚”创新项目活动决赛中获得第七名的成绩。本项目落地社区为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
有些地方为何不让精神科医师报考心理治疗师?

有些地方为何不让精神科医师报考心理治疗师?

精神科医师或其他专业临床医师系统学习心理治疗的确必要,但报考心理治疗师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做慎重考虑。而为了证明自己学习心理治疗的成果而去报考心理治疗师,大可不必!
当中医心理遇上现代医疗:第四极力量的崛起

当中医心理遇上现代医疗:第四极力量的崛起

中医心理培训,是知识的盛宴,是自我提升的旅程,更是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无论你是爱好者、职业转型者,还是热心公益者,都欢迎加入中医心理培训行列,一起探索中医心理学的奥秘,为人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共同期待中医心理学的美好明天!
破局精神科诊疗困境:重视心理治疗,行动刻不容缓

破局精神科诊疗困境:重视心理治疗,行动刻不容缓

精神医学模式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重视并行动起来提升精神科医师的心理治疗规范化培训,是适应变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精神健康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广大精神科医师和医院管理者携手共进,积极落实各项行动,共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精神科专业人才,为精神疾病患者带来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