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每年的10月10日庆祝。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发起机构是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宣传、心理支持热线、专题片等方式,促进精神健康。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这一主题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这是对心理健康的一个最为全面和系统化的宏伟规划。从心理职业上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补足心理职业的短板。
1、中央社会工作部的建立补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九龙治海”的短板记得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部门于2016年以国卫疾控发〔2016〕77号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门以国卫疾控发〔2018〕44号《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这两个政策文件开启了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的齐抓共管。上述这两个文件的牵头部门都是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抓心理健康服务肯定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专业职责,而来牵头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从整个试点工作的成效来看,虽然成效明显,但专业度就明显的不足,有着天然而生的短板。果不其然,2023年3月,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正式组建,其全称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社会工作部”,是党中央职能部门。中央社会工作部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国家信访局,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负责全国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笔者认为,社会心理服务的管理部门交由社会工作部来主导才是名正言顺的,效果也将是最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本身也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作为党管一切的原则,心理健康服务必然纳入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来,而领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当然需要由中央社会工作部的统一领导。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构架的完善与中央社会工作部的建立,是从顶层设计上完善了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心理服务的体系。这两个服务体系分别强调了现代医学模式中除生物医学外的另外两个维度。心理健康服务着重在心理医学维度,而社会心理服务重点则在社会医学维度。卫生工作是集预防与治疗为一体,并着眼于健康促进。要做好健康促进,社会工作就突显了出来。从广义的社会工作来说,心理健康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工作。如果说心理健康服务的管理是国家卫生健康行业部门,而社会心理服务的管理注定将是社会工作管理部门国家卫生行政的构架从原来的卫生计生委到现在的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到去年新设立的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和国家管理构架的重大调整本身说明了过往的社会工作存在短板,或者说社会工作出现了新的重大情况。随着顶层构架的确立,未来的精神卫生工作必然会出现新局面,而这必将深刻影响到心理职业的体系化发展。从中文语境上,精神卫生与心理职业还是有区别的。从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历程来看,公众认识得最早职业是精神科医师,还有精神科专科护士,但这个职业群体过去是小众。随着精神心理障碍问题逐渐突出,未来这个精神科医生与护士职业群体会逐渐扩大。我国曾在第一版职业分类大典中出现过心理医师这个职业,但在新版职业分类大典中消失了,而取而代之的是心理治疗师。形成的精神科医疗的“品”字结构:精神科医师、护理和心理治疗师。这样一个结构限定于生物医学模式主导的精神科医疗,由此成了心理治疗师职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未来,心理治疗师的职业发展必然是服从于身心医学,而不只是服务于精神医学,相信心理治疗师的职业短板会随着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完善而得到解决。
中医心理师是去年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控局在《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正式提出的一个新职业名词。这个职业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关于“中西医并重”法律条款的职业建设举措。尽管目前尚未出台职业标准,但民间已经率先在行动,中医心理师是基于现代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具有本土心理学特色的,在传统中医学基础的一个创新性职业。在未来数年,中医心理师必然会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新职业群体。
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从取证人数来看是充分的,但由于心理咨询师退出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目录,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社会上某些误解。心理咨询师仍然是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的社会工作职业,只是不再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信这个职业未来纳入心理行业自律管理,会有一轮新的发展。
心理测量与评估过去并未作为一个职业而存在,这些工作往往是精神科医生的一个专业方面。从精神障碍的诊断来说,生物医学将诊断专业化的基础上职业化了,发展的医技术检查相关职业。因此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服务理应发展出心理测量与评估师的职业,这有助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完善。过去的心理测量技术上岗证书都是单个存在,从现在的心理评估系统化趋势来看,过去的心理测量技术单一上岗证书制度已经相当不适宜于时代发展,既增加了心理测量技术的培训成本,也让很多心理测量技术的操作不规范,而发展心理测量与评估师职业则是能根本上的解决心理测量与评估的专业短板。
在中小学教育部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化程度不高,多为非主科教师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中小学教育既是成才教育更是成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比思想品德教育更为基础。与心理健康教育师不同,心理管理师主要是服务于企事业单位,他们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自然人,更是需要为法人服务。心理管理师属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职业,但这显然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心理管理师不仅仅是维护职业健康的需要,更是基于人力资本建设的需要,需要社会引起高度重视。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取决于心理管理的水平。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曾推出心理管理师的培训与认证,只是目前尚未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3、与心理职业相关的几个职业应纳入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以上七个职业是显性的心理职业,心理咨询师退出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目录后,也有机构搞出一个“心理健康指导师”,指导是相互的,指导不可能成为一个职业。因此笔者认为这个新概念很难成为一个为社会所接纳的职业。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个职业名字虽然不属于心理职业,但其本质上是与心理职业密切相关的。
社会工作者常年服务于社区、组织领导志愿服务,这个职业可以说是心理职业的侦察兵与先锋队。由于心理自知力不是人人都有的,需要有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中去发现心理失健康的人群。对社会工作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学训练是必要的,社会工作师作为社会工作与心理健康的交叉职业对待,有助于社会工作水平的提升。这个可以从百万多心理咨询师持证者,大部分人并不从事心理咨询职业来反证,心理咨询其实是许多职业的基础性技术。
社会工作师中的医务社工师更是与心理健康服务密切关联。医疗只能解决患者的临床诊疗问题,但是如果不能获得就诊的相应资源,对于患者来说就是一句空话。譬如医疗费用筹集问题,移植器官或药品资源获得问题,医患沟通问题、社会关爱问题等等。
医疗护理员是慢性病医疗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新职业,在物质并不匮乏的时代,精神饥饿与心理关爱是老年人的普遍需求。作为患者与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护的新职业医疗护理员,也应该是“安心护理员”。国家新出的医疗护理员职业标准中明确有心理关爱的专业要求。对于医疗护理员进行心理护理培训,从医疗护理化中发展安心护理员亚职业十分必要。只有所有患者与老年人安心,人民才放心,家庭才有幸福。人生的最后一段是临终关怀,而这样的重任必然落在医疗护理员职业的肩膀上。医疗护理员的职业定位不能太低,不能受过去的护工的职业影响。护工是建立在生物医学的基础上的,而现代医学模式一定要突出心理照护的价值与作用。
医疗护理员已经纳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评价的体系,已经有了系统的培训课程,心理职业由于受西方伦理的局限性影响很难进入到我国的家庭服务体系中,而医疗护理员这个职业未来注定会成为老年人家庭的核心职业成员。长期以来的社会偏见与歧视,精神障碍的病耻感是最为突出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影响了心理职业的社会认知与发展。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上述两个中文语境中没有心理二字的职业也能发挥起心理职业的作用,可以纳入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来。
个人报名、机构团报、单位定制均可联系以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