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精神病人就是疯子。他们会大喊大叫,骂人、伤人、砸东西,很危险
具有这类表现的患者只是精神病患者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患者患病期间,如果你不注意观察,就不会发现他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只会觉得他跟之前有一些不一样。精神科疾病是由于大脑功能异常,使患者无法像往常一样有效率的完成任务。也就是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误区二:精神病人犯法不用负法律责任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精神疾病种类很多,犯法后大多要追究刑事责任。重型精神病患者犯法后需要进行精神司法鉴定,对其刑事责任能力进行判断。即使患者在精神疾病影响下作出危害他人及社会的行为,也需要判断患者要负刑事责任还是负民事责任,同时患者监护人也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误区三:得精神病就是因为患者小心眼,想的多,是懦弱无能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得病的权利,精神病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精神疾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社会压力、心理结构、家庭培养方式、学历、宗教等等。在疾病急性期,患者症状不受人人控制,且大多数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没有认识,不会主动求治。简单把精神病患者认为是小心眼,懦弱无能的人,是武断、带有偏见的,是不客观的。

误区四:患者的疾病是因为有“心结”解不开,多和病人聊聊,让他打开“心结”病就好了
精神疾病与许多因素都有关系,其中最主要的病因是遗传因素。生活压力(心结)只是疾病的诱发因素,不是关键因素。当患者的“心结”还没有诱发出精神疾病时,心理治疗是可以逐渐缓解惠者问题的。患者达到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时,心理治疗已无法解决患者问题,也就是无法打开患者“心结”。此时,需要精神科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做出诊断,给予治疗方案解决患者问题。

误区五:病人闹腾得厉害,病就重;闹腾得不厉害,病就轻
在很多家属意识中,如果患者吵闹的情况不严重,就代表病的轻,大吵大闹就是病的严重。这种认识是不完全正确的。精神科疾病有许多种类,部分患者亲属可以这样进行简单判断,但是也有很多精神疾病表现的截然相反。精神疾病严重程度,应根据患者社会功能的完整性进行判断。也就是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越差,病情越重。

误区六:得了精神病很丢人,其他人会嘲笑自己
这种表现称为病耻感。这种认识除了与患者自信心减退有关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性。这是因为我国对于精神疾病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其实,大部分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曾有类似于精神病患者的体验,只是这种体验持续的时间不长,对自己的社会功能也没造成严重的影响。我相信随着患者自信心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大众对精神疾病认识不断增加,这种病耻感会逐渐减弱、消失的。

误区七:得了精神病就代表着这辈子完了,没有希望了
精神疾病种类很多,多数精神疾病是可以治愈的,作为患者家属应保持信心。大部分患者在规律服药的基础上,可以像患病前一样,维持社会功能的正常。也就是说,正确的诊断加上规律的服药及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正常的工作、生活。




误区八:住院治疗时间越长越好
患者住院后需要医务人员观察患者症状、确定治疗方案、调整适合的药物剂量,这些过程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患者住院时间普遍较长。如经明确诊断及系统治疗,患者症状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短时间内药物剂量不做大范围调整时,患者还是应及时出院。出院后在规律服药基础上,熟悉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在家庭,社会生活中坚持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防止社会功能退化,促进患者各项社会功能康复。


误区九:精神科药物中含有激素,会使人发胖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精神科药物中不含激素,服用精神科药物导致的发胖与药物的镇静作用有关。部分患者在服用精神科药物时会出现睡眠增加、活动减少、进食量增加等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体重增加是必然的。当然,我们也不必过分担心,随着治疗的深入,治疗方案会依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整,体重增加将被限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误区十:精神科药物成瘾,一断药就犯病,离不了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认识。通过精神科药物调整大脑功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需要药物缓慢恢复大脑功能。大脑功能未恢复就急着停药,会使前期治疗成果前功尽弃。症状再次出现时,家属会担心患者无法减少或脱离药物。另一方面,为了理解成瘾,我们可以想一下犯烟瘾、毒瘾的人。一旦脱离成瘾物质,会在短时间强迫再次使用这种物质,使身体或心理保持愉悦状态。精神疾病患者停药后不会引起不适感,一般在停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才会再次出现。症状出现是因为体内药物浓度减低,无法缓解患者症状。

误区十一:抗精神病药会把人吃傻
目前精神科常用药物副反应普遍较小。因部分患者对药物副反应敏感,服药期间反应慢。此时患者家属常常担心患者变“傻了”,担心未来持续“傻”下去。其实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随着治疗的深入,治疗方案的逐步调整,患者反应速度会逐渐恢复。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疾病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所以家属需要充分认识到疾病危害,系统规范治疗,防止疾病反复。


END

(图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