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对孩子最好的馈赠是心理品质
曾听过一个“手端银碗讨饭吃”的故事。说的是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副铁铸的弓箭。 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得了金马车的儿子喜欢在街上招摇,得了弓箭的儿子整天在山野间狩猎。多年后,三位父亲去世,爱吃喝的儿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宝石扣下来变卖完,最后不得不手端银碗讨饭。爱招摇的儿子失去了招摇的资本,每天从金马车上剥一小片金子,换点粮食辛苦度日。会打猎的儿子练就了一身狩猎好功夫,经常扛着猎物回来,一家人有酒有肉有穿有吃,一辈子不发愁。 故事的第三位父亲给孩子的是让其成长生存能力的心理品质,在孩子狩猎过程中提升了智力,也磨砺了意志,更理解了劳动的意义。时代发展到今天,父母们好像除了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外,其它培养孩子性格与心理品质的方面非常缺乏,甚至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有好的成绩上好的学校,包揽了孩子应该承担的很多动手能力与理解父母的心理品质。 其实孩子跟孩子是一样的,又是不一样的。一样的是,在其上学掌握知识的阶段都是一样的,都需要良好的学校环境与同学关系;而不一样的是家庭环境带来的对孩子的发展形成的影响。 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性格形成。”因此,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父母更重要的老师。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原生家庭塑造的。而父母最好的教育做法是“以身作则”。 然而,很多家长的愿望和努力,不但没有转化成生产力,反而变成了破坏力。像一些网络视频上很小的孩子就被拍视频赚流量;有的孩子又被迫去上一些他们自己并不喜欢的兴趣班,而没有一点玩乐的时间;还有一些孩子总是在父母的比较中或“激励中”变得抑郁和自卑。 这样令人痛心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很多相似的儿童,每天都有着无数种不同的生活细节;而有的细节可能让孩子痛苦不堪,但又无力逃避,也许唯一让他们希望的是,快快长大,不受制于父母。 但可惜的是,在孩子们长大的过程中,在父母或严厉或比较的教育中,孩子们要么变成了妈宝,要么变得自卑,或者变得暴力等等。 “心理品质”不是父母灌输给孩子的一种性格力量。而是父母在培养自己的心理品质,或者自己在日常跟孩子互动的行为中表现出的一种对孩子的,”理解、尊重、无条件关爱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品质。 在这个尊重、关爱的过程中,可以温和又坚定的树立边界和规则,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在跟孩子的相处中变得活泼和简单。就是把父母的责任给父母,孩子的责任给孩子,父母的成长是父母的,孩子在跟父母的相处互动、潜移默化中的性格形成是孩子的。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会像前段故事里第三位父亲的孩子一样,有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的能力和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