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心学】辛中得幸:阳明心学论苦乐 1 天前 阅读(27) 评论(0) "你辛苦了!"——每当有人向我们道出这句话时,心中常会泛起一丝温暖,仿佛辛勤的劳作在这一刻得到了某种确认。然而,这句看似简单的慰问,却暗含着一个深刻的命题:为何"辛苦"之后,竟会让人感到一种微妙的幸福?
【汉字心学】何为立志:不妨看看与谁同志 1 天前 阅读(26) 评论(0) 人各有志,但真正的立志,尤以为要立民族之志、人民之志,这种志往往被称为同志。因此立同志是一种简单可行的立志,它与从众不同。从众是基于缓解压力而选择被动追随他人;而立同志,则是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立同德同心、大仁大义的大志。
【汉字心学】汉语“同志”语义演变的四个阶段 1 天前 阅读(27) 评论(0) “同志”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起源极早,其语义演变可分为几个关键阶段,最早的文献可追溯至先秦经典。以下是详细的考据与分析。
【汉字心学】汉字三级积极与消极情绪状态自评表 1 天前 阅读(27) 评论(0) 亲爱的朋友: 欢迎使用这份《情绪汉字与词汇评分表》。通过这份测评,你可以更清晰地觉察自己近期的情绪状态,了解哪些情绪占据主导,并发现可能的调整方向。 测评方法: 真实感受优先:请根据你最近一周的真实情绪体验进行评分,无需过度思考,凭第一感觉选择即可。
【汉字心学】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研习录(5) 1 天前 阅读(26) 评论(0) 经过跟马师的《汉字自由联想心理分析》的线上学习,我觉得: 1. 自由联想汉字心理分析的定义:是通过对人自由联想的一组汉字的处理和分析,来推断人的潜意识、心理状态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一种心理分析方法。
【汉字心学】汉字数字中的心学 1 天前 阅读(27) 评论(0) 汉字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按笔画是否有交连刚刚可分为两类,刚好是无交连的五个(一二三六八),交连的五个(四五七九十)。汉字数字的造字平衡法是巧合吗?不妨来看看汉字心学的解构。
以社会心理服务助力崇德向善文明城市建设——基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探析 11 天前 阅读(78) 评论(0) 2025年7月14日到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作为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会议,聚焦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议题,为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雷海潮:推动中医药服务人民造福全球 11 天前 阅读(107) 评论(0) 习近平总书记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强调“加强传统医药互学互鉴,推动传统医药深度融入全球卫生体系,促进传统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医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为新时代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青少年心学】伟大精神谱系助力心理成长之一:建党精神 11 天前 阅读(71) 评论(0) 面对青少年愈来愈多的心理问题,不能只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生物精神医学观去应对,而应该从精神涵养的源头方向去助力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内生动力。
美国对巴西加征关税:剑指金砖与去美元化背后的对华战略考量 11 天前 阅读(87) 评论(0) 这场看似美巴之间的贸易博弈,本质上是美国维系全球霸权、对冲中国影响力扩张的关键布局,其最终目标直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崛起态势。
【汉字心学】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研习录(4) 11 天前 阅读(59) 评论(0) 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了监狱里的心理咨询公益活动。因为对象不确定、咨询时间不固定、而且里面的人配合程度也难说,我就用了马老师的“汉字自由联想分析”方法。这个方法很灵活,果然顺利完成了三个人的咨询。在监狱高墙里给他们做咨询,让我对“自由”有了很深的感触。
【汉字心学】敬惜・收纳・重构:三个字篓藏着的文明态度 11 天前 阅读(57) 评论(0) 在文字与器物的碰撞中,“惜字篓”“字纸篓”“废纸篓” 三个名词如同三面镜子,折射出人们对文字的态度变迁与情感褶皱,藏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心理密码。
【汉字心学】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研习录(03) 11 天前 阅读(56) 评论(0) 回溯起过往的一些咨询助人案例,似乎有意无意中用到了汉字中医心疗的技术,只是当时不知其名,未明其系统真谛,但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似乎我经络中早就运行着“汉字中医心学”的血脉,等待贵人引领,今幸入马老师门下研学《汉字中医心学》正统,学之有源,承之有法!
录取通知书校名之误:集体无意识与制度性疏忽的双重镜像 11 天前 阅读(43) 评论(0)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校名错印为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院” 的事件,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舆论千层浪。当国有公办院校、荣誉加身的高校都接连陷入此类 “低级错误”,我们不得不追问:是什么样的心理机制与社会因素,导致了这些本不该出现的失误?
新时代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具有“新质生产力”的专业 11 天前 阅读(34) 评论(0) 在传统意义上的高考填报志愿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学生成长的方向、职业规划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在21世纪末 onward的全球范围内,传统意义上的“学术质量”正面临着严峻变革,社会整体素质也在快速提升。这种转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进而要求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眼光看待志愿填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