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也有思想吗?——两大人工智能平台的意识形态逻辑比较分析 10 天前 阅读(38) 评论(0) 笔者常用的人工智能平台有两个,一个是DeepSeek,另一个是豆包。笔者分别向这两个平台输入两个问题:DeepSeek的意识形态逻辑是什么?豆包的意识形态逻辑是什么?通过人工智能协助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观点......
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研习录(02)以汉字“感觉”为媒,重构家庭关系的五行疗愈之道 10 天前 阅读(32) 评论(0) 师承马恩祥先生修习汉字中医心学前夜,竟在临床中自发触及汉字“感觉”疗法的通路。今将个案过程与顿悟所得汇集成文,既是分享自己的习业札记,亦为汉字心学在家庭治疗领域的实践注脚。
陈云同志的“十五字诀” 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的指导意义及具体运用 10 天前 阅读(38) 评论(0) 6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中共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及时组织党员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还于线上组织了党员同志们的学习心得体会。以下是对党课学习中心得体会的总结。
致良知,以字为媒,不断扩充人之灵性——《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研习录》序 10 天前 阅读(34) 评论(0) 今年6月8日,心师发展联盟公众号“汉字心学”专栏发表了笔者的汉字心学疗法咨询案例——《“成”字中的事业成功密钥》,何先生加了公众号客服周老师的微信,想加入汉字中医心学的研习。有幸与我一同研习汉字心学疗法,成为同志。
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研习录(01) 10 天前 阅读(45) 评论(0) 汉字中医心学研习者何小华是一位资深中医专家,也是一位国家二组级心理师和健康管理师,他加入了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的汉字心学疗法的研习,本公众号开辟何小华汉字中医心学研习专栏,分享何先生的研习心得体会。
【汉字心学】厘清古代测字术的心理学精华与文化糟粕 10 天前 阅读(21) 评论(0) 中国古代测字术作为汉字文化与民间术数的结合体,既蕴含着对人类心理机制的朴素认知,也裹挟着与现代科学相悖的文化糟粕。本文从心理学与文化双重维度,系统梳理其内在价值与历史局限,以期建立客观辩证的认知框架。
【汉字心学】“成” 字中的事业成功密钥 10 天前 阅读(28) 评论(0) 在古老华夏文明的长河中,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是蕴含着先人智慧与人生哲理的文化密码。某一天,一位从事教育培训行业的老板走进心理咨询室,写下一个“成”(chéng)字,询问接下来的事业走向。
荐 《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中医心理师专业能力培训认证标准(2025年试用版)》 2 个月前 阅读(368) 评论(0) 为了实现中医心理师专业能力培训的标准化和规范 化,特别制定《中医心理师专业能力培训认证标准(2025年试用版)》,并面向医疗卫生与心理健康行业和社会各界征集修订意见,帮助其不断提升中医心理师专业能力培训认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漢字心學】汉字决策咨询,三字定乾坤——古代测字背后的潜意识心理 5 个月前 阅读(682) 评论(0) 汉字决策咨询,就是借助传统测字中的符合现代心理学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信息与方法,通过一至3个汉字的自由联想来实现探索联想者重大决策 前对决策事件的潜意识判断,从而帮助汉字决策咨询者觉察自己与决策相关的潜意识 是什么,通过汉字决策咨询师的互动交流,帮助来访者实现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
荐 【漢字心學】文明时代看中医,字象可组成“四象合诊” 5 个月前 阅读(408) 评论(0) 传统中医有“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这四诊中切是指脉象,望有舌象、面色和望神。结合当代中医学的体质评估,如果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发展出体象和字象。体象是借助摄像与大数据模型来进行体象描述与评估。而字象则是借助汉字的大语言模型生成。四象合诊的四象指脉象、舌象、体象和字象。
【漢字心學】口者心之门户,拖家带口看“口”家族汉字与婚姻家庭关系咨询 6 个月前 阅读(520) 评论(0) 说人之法,就是凭着良知,真诚对待。是方的就说成方,是圆的就说成圆。而在做人的心理疏通时,很多时候也需要能将方的说成圆、将圆的说成方,而这一切是基于心理疏导的目标,让他人恢复心理健康。
【漢字心學】口者心之门户,拖家带口看心理咨询应用“拖”字的心学智慧与良知 6 个月前 阅读(402) 评论(0) 在心学领域,汉字有着丰富的资源让我们来习得智慧,每一个汉字就是一种或一组思维方式,领悟汉字就是最好的心学修行,通过汉字致良知,让我们与祖先共情,传承祖先的心学智慧,也让我们通过汉字联想来领悟汉字的心学意涵。
荐 【漢字心學】心理咨询怎么问,简单到可以“问”组词,深到修“问”字心学 7 个月前 阅读(557) 评论(0) 成语说得好,“好问则裕”。自古学问之道,是学即继以问,问且先于学。 中医心理爱好者们,当然是从问学开始,到实践学问始终。